作为普及性的中学数学教育,除了分数,更多的体现在对于孩子逻辑思维的锻炼,培养上,而数学建模,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是一个重点,更是难点。存在着理解困难,知识点综合,教学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 现就自己关于初中数学建模的一些认知,加以总结:
1 明确步骤。
关于数学建模,有一个基本的六步走比较适合 “审”“设”“列”“解”“验”“答”
A“审”-----审题, 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只有对文字语言的提炼,才能转化为数学语言,甚至图形语言。从开始接触数学,审题环节就一直存在着,为了养成孩子高效读取信息的能力,从小练习审题能力很有必要,初中阶段,审题环节引入“圈点勾画”是一个有效手段.,对于数字信息,数量信息保持敏感,并把关键词勾画出来加以二次分析整理,形成明确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决手段。
B“设”-----根据题意设定未知量。进入初中后,从算术开始向代数过渡。从数的运算向式的运算过渡,用字母表示未知量成为了基础能力,那么根据审题环节对数量关系的梳理,选择恰当的未知量设为X,使数量关系更加的明确清晰。
C“列”------根据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知识,列出关系式。
D“解”------对所列关系式求解,这个环节注重的是平时的积累。
E“验”——这个环节往往成了被忽视的环节,但是数学建模只是把一个问题数学化,并不代表答案就一定适用于该问题的实际情境,例如分式方程的增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双答案等,都需要实际情境再来筛选一遍。
F“答”——答作为一个问题的结束,往往具有总结的意义,并回归文字语言。
2 如何强化:
初中入学后,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建立良好的算术代数过渡,从审题,列式,解题几个方面严格要求,多加训练,让学生先具备各个环节的能力,再来考虑综合运用。
3 端正态度:
很多学生在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很吃力,而不少学生从态度上转为了消极对待。这就决定了在各个环节上除了严格要求,保持基本功扎实外,更多的要带着学生一起克服抽象过程的困难,勤练,高效的分类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收获,体会提高的喜悦。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投入热情。
最后,保持住持续思考的耐心来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让数学教育变的更加丰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