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背景下
对实施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李后林
聚焦语文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语文界同仁的共识。现就实施语文创新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 鼓励多问,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宋代张载认为:“学则须疑”,意思是不疑未曾学习,疑问越多,进步才越大,这种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带着问题学习,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建立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好途径。在这当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疑问的主导作用。
1、倡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某些观点提出疑问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前提。任何重大发明、发现几乎都起源于“问”。“问”是人的天性、发现的预想、探索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尽管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丰富多样”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等上好的优点,但这并不能保证它“白璧无瑕”。教材作为一种客体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由于历史发展变化将会有不断的更新,作为教师应倡导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观点,正确领导学生思考、争议。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比如:学习《守财奴》这篇课文,如果从技巧的角度看,不会引起学生过多的怀疑。但从思想内容角度看,学生就会产生许多疑问:爱财、守财、贪财的人无处不有,为什么要对葛朗台的做法进行批判?这种现象如果在中国出现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它与中国人倡导的节俭美德应如何区别?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作必要的筛选,进行感性和理性的“过滤”,指导学生在相对客观的前提下培养起发问的好习惯,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观点、见解提出疑问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学生中有着权威性;教师的观点和见解对于学生来说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语文教育观广为世人接受,学生“顺从”的状态已有所“解冻”,教师的“垄断”地位也受到了挑战。面对学生逐步主动,教师切不可压制学生的“叛逆”,而是应当鼓励和容许学生对自己所持的观点和见解提出疑问。例如:在讲授一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把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告知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思考,然后支持学生提出相反意见。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打破教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人类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极富挑战的时代,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使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类。当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1、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尤其如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扫除学生学习中的“逼迫”状态,这是语文教育创新首先应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语文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探究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未知的知识,随时捕捉他们对语文的需要,启迪他们的智力潜能,并使其处于最活跃状态,及时为他们提供进行学习创新的情境,并有意识地促成学生对语文的尝试。摆脱教条,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投入到有兴趣的语文活动之中品味语文,使他们在体会成功之时激发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对于各式各样的问题,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有时会游离于教师的考虑之外,在这种时候,教师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积极的认可。心理学认为: 问题的出现引动了思维活动,发现问题优于对问题的解决。对问题的解决只是在程式化的前提下,一种概括和认定,而发现问题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更进一步,这当中当然就具备了创造性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主动争取这种做法,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对学生学习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引导学生联想,拓展思维空间 由一事物推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认识过程就是联想,联想和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激起学生发散思维的首要条件。实现语文创新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这样才能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感受到语文的“典范性”和“文质兼美”的内涵。调动接近联想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贴近学习的实体;调动相似联想,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调动对比联想,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全面。正确引导学生联想,对打开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三、 重视文学鉴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学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强调人的感觉同理解、感情、认识的高度统一,它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为一体,同时也是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它对陶冶学生情操,诸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语文创新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文学鉴赏的训练就是其中最好的途径之一。
1、精读细扣,寻其要义 字斟句酌,研读细节,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感悟作品对社会和时代的影响。这是鉴赏中重要的一环。比如在鉴赏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对这篇文章结构精巧、情节曲折的特点感受颇深,尤其对小说的结尾更感兴趣:于勒成了“穷光蛋”,“母亲”便把称之为“正直的人” “有办法的人”“有良心的人”的话变为“贼”“流氓”,全家由此把对于勒的“盼”变化为“躲”。仔细体味,问题就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思想。由于作者反复制造悬念,结果出乎意外,使人产生了新奇的感觉。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加与鉴赏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作品要义的理解,挖掘出作品中的更深层内涵。
2、投入情感,欣赏形象 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情感投入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作品都包含有直接或间接的感情。缺乏感情的鉴赏是不科学的。任何作品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形象,作品中的形象可以说是感情的产物。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情,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明辨是非。
3、发问解疑,能动评价 鉴赏作品的心理活动,是在发问到解疑的过程中来进行的,这是一个连续的创造过程。不论任何作品,也难于做到尽善尽美;鉴赏作品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主观能动性指导下的鉴赏评价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不受现成结论的限制,从不同方面、方向进行思考,有助于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主张。比起有助于获取已有知识的求同思维来说,求异思维更符合语文创新教育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不至于在创新学习中僵化、呆滞和被动。
1、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放胆求异 作文是学生作业的一种,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作业。作文训练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好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一个好载体。让学生放胆写作,从各个方面构思、组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适应当今选择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设置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在论争中求异 中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遇事好争论,爱发表一些不常见的意见,爱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求异思维的表现,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设置有争议的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思考、分析,允许他们“广开言论”,只要能自圆其说,就给予肯定。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 重视情感因素,培养健全人格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巨大间接作用的非智力因素。积极的情感,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未知,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克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健康个性,从而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
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它是人、事、物、景、情、理的高度浓缩,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的追求,对激发学生的健康情感有着积极、充分的作用。比如《背影》中表现出来的父子亲情;《雄关赋》中的爱国激情;《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师生之情;《荷花淀》中的夫妻之情、爱国热情等,这些丰富的健康之情,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它把一个个事实、一类类人物、一幕幕情景再现得鲜活真实,颇具感召力。教学中,应启发学生亲身感受,接受美感形象的熏陶。人的学习,既是一种认识学习,也是一种情感学习,这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而健全的人格是非智力因素的集合体。研究语文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学习情感,实现学习的意义,既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感情。有了健康的情感,就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发展学生的正当需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调节不良心理的干扰,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
实施语文创新教育,体现了语文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种理性实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号准语文创新教育的脉搏,坚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信念,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语文的环境,精心设计,灵活组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